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25年9月25日發行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中國龍加字銀質紀念幣一套。該套銀質紀念幣共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2025年9月18日,雪域高原天朗氣清,圣地拉薩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下,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西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中國收藏家協會、北京華夏公益基金會協辦的“熱烈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容鐵書畫篆刻作品捐贈公益展”在拉薩隆重開幕。展覽由西藏自治區群眾藝術館承辦。作者容鐵精心創作的60幅書法、美術、篆刻作品與現場觀眾見面。這是推動漢藏文化藝術深度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實踐,也是文藝工作者向西藏人民獻上的一份深情厚禮。
淫雨霏霏的八月,寂寥如宣紙上未干的留白,偶然間撞進紀錄片《古道清涼》里的鏡頭。居士們扛著攝像機跟拍了五年,鏡頭里的大悲寺僧人總在晨露中趕路,粗布僧袍上的補丁像層層疊疊的年輪,風穿過袖管的破洞,竟有了徽州老宅飛檐銅鈴的清響 —— 不惹塵埃,只應天地。
輕輕推開六(8)班那扇門,文字正開成漫山的小花。
春節假期,帶著家人開車自駕游。由黃山市屯溪區的率水河大橋出發,沿著徽杭高速的盤山公路蜿蜒前行。過了歙縣三陽鎮的昱嶺關(皖浙界),便進入了浙江。一行四人如鮭魚洄游,順著新安江水,一路追尋到吳儂軟語的杭州城下,品美景美食,探宗親故友。
紅色金融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并幫助廣大黨員干部、金融從業者和青年學生深入了解黨領導金融工作的歷史經驗,傳承紅色金融的光榮傳統,增強金融文化自信與職業使命感。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紅色金融文化不僅為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豐富歷史資源和思想滋養;而且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凝聚精神力量。
2025 年 7 月 21 日清晨 5:40,灰蒙蒙的天色像一塊被水汽浸軟的棉絮,米黃色的烏云沉沉壓在城市上空,將地平線壓得低低的,仿佛伸手就能觸到那片朦朧的邊界。遠處的樓群浸在這層薄霧般的天光里,輪廓像被水墨輕輕暈開,只剩淡淡的剪影在云幕下浮動。
山水本是天地自然的骨相,而在馬漢躍的筆墨世界里,山石有了呼吸,云泉含著脈動,一紙丹青成為自然生命與人文精神對話的永恒場域。他的山水畫突破了技法的桎梏,在筆墨濃淡、丘壑開合間,暗合著一種生生不息的生命定律 —— 那是傳統與現代的基因重組,是南北風骨的氣血交融,是詩心與畫境的靈魂共振。
7月14日,《山東紅色金融概論》出版新聞發布會在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長清校區辦公樓舉行。校(院)黨委書記吳衍濤出席會議并講話,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向軍教授、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科研管理處處長邱從強受邀參會。黨委宣傳部、社科處(智庫中心)、經濟與管理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法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繼續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孫衛東主持。
“貪嗔癡慢疑”,佛教中的“五毒”與人性之困的掙扎,是阻礙蕓蕓眾生修行路上的孽障。哈佛醫學院研究表明,“慈心禪修”能緩解精神壓力,減少負面情緒,提升積極生活態度。
在中國書法藝術的廣袤星空中,何旺智以其獨樹一幟的禪經書法,綻放出別樣的光彩。他的書法之路,是對傳統技藝的不懈追尋,更是將禪宗智慧與書法藝術深度融合的探索之旅,其藝術境界蘊含著教人向善、傳遞大愛的崇高精神。
2025年7月2日的北京,陣雨剛斂去最后一滴雨珠,大霧便漫過護城河的石欄,漫過胡同里斑駁的磚墻,漫過CBD玻璃幕墻上未干的水痕。整座城像被浸在溫潤的玉髓里,連空氣都帶著濕漉漉的詩意。